传统文化-003弘扬传统文化-002代烧金元宝,代烧纸,代烧纸钱,代烧元宝,代祭祀,代扫墓,代祭扫,寺庙烧纸钱,超度婴魂,度亡法事,超渡科仪,道观代烧纸,超度亡灵,超渡亡人,代烧纸钱,带烧元宝,代人扫墓,代祭奠.jpg.jpg

冬至到底是不是鬼节?你可能一直都想错了!

冬至一到,热腾腾的饺子、汤圆纷纷上桌,家家户户围坐一团,暖意融融。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网上流传起一种说法:冬至其实是个“鬼节”。这话一出,不少人心里犯嘀咕:难道我们其乐洋洋的冬至,背后还藏着什么神秘阴森的传说?

今天,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。放心,我不会讲什么吓人的故事,就是把冬至的来龙去脉、民间习俗和“鬼节”说法的来源,一一梳理清楚。看完你就明白,冬至到底是不是鬼节?古人为什么特别重视这一天?我们又该怎么看待这个传统节气?

一、先来说说,冬至到底是个什么日子?

冬至可不是一个随便的日子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。古人发现,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,白昼最短,黑夜最长。从这天起,阴气到顶,阳气始生,所以冬至又被称为“一阳生”。

听起来有点玄乎是吧?其实说白了,就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。他们用日晷测影、观星定时,慢慢摸清了季节轮转的节奏。而冬至,正是一个关键的分界点。

你知道吗?在古代,冬至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春节!周代的时候,冬至就是一年岁首,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年初一。那时候,皇帝要祭天,百姓要祭祖,百官放假,商旅停业,热闹得很。

所以你看,冬至从一开始,就是一个辞旧迎新、充满希望的日子,跟“鬼”可扯不上什么直接关系。

二、那“鬼节”的说法是怎么来的?

既然冬至本来是个吉日,为什么有人会说它是鬼节呢?这事儿还得从民间习俗和阴阳观念说起。

咱们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平衡。冬至是阴气最盛的一天,按照古人的逻辑,阴气盛,自然就容易联想到幽冥之事。再加上冬天万物凋零,一片萧瑟,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。

另外,很多地方确实有在冬至祭祖的习俗。祭祖嘛,难免会让人想到祖先的灵魂,一来二去,就有人把冬至和“鬼”联系到一起了。

但这里要划重点了:祭祖不等于祭鬼!咱们中国人祭祖,是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,是孝道的体现,跟祭祀孤魂野鬼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
而且你看啊,真正的鬼节有哪些?清明节、中元节、寒衣节,这些才是传统意义上祭祀鬼魂的节日。冬至虽然也祭祀,但它的主题是迎祥纳福,庆祝阳气回升,跟那几个鬼节的氛围完全不一样。

三、盘点一下,各地冬至都有哪些习俗?

说到习俗,那可真是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咱们天南地北的老百姓,过冬至的方式可太不一样了!

北方人的饺子宴

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,这话北方朋友肯定耳熟能详。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?传说这跟医圣张仲景有关。他为了救治冻坏耳朵的百姓,做了“娇耳汤”,后来就演变成了饺子。

说实话,作为一个北方人,我最期待的就是冬至那顿热乎乎的饺子。一家人围在一起和面、拌馅、包饺子,其乐融融,哪有半点“鬼节”的阴森感?

南方人的汤圆情

南方人过冬至,汤圆是必不可少的。圆滚滚的汤圆,象征团圆和圆满。有的人家还会在汤圆里包上硬币、花生什么的,讨个彩头。

我记得小时候,每到冬至前夕,奶奶就会带着全家人一起搓汤圆。她总是说:“吃了汤圆,就又长一岁啦!”那种温馨的场景,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暖心。

其他地方特色习俗

除了饺子和汤圆,有些地方还有喝冬酿酒、吃冬至肉、做冬至团等习俗。在苏州,人们甚至把冬至前夜叫做“冬至夜”,重要性不亚于除夕。

你看,这些习俗哪个不是热热闹闹、充满人间烟火气的?哪有半点“鬼节”的影子?

四、我们来聊聊,为什么会有冬至是鬼节的误解?

既然冬至这么温馨,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它是鬼节呢?我觉得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:

一是有些人把祭祖和祭鬼混为一谈了。前面说了,祭祖是孝道文化,祭鬼是超度文化,两者根本不同。

二是互联网时代,各种信息混杂。有些人为了博眼球,故意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说法,“冬至是鬼节”可能就是其中之一。

三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。很多人只知道冬至吃饺子汤圆,却不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,所以容易听信各种传言。
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到“冬至是鬼节”的说法时,也觉得莫名其妙。后来查了不少资料,问了些老人家,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个误解。

五、冬至这天,咱们到底该怎么过?

说了这么多,那么冬至这天,咱们应该怎么过才有意思呢?在我看来,无论是遵循传统还是自创方式,最重要的是把握冬至的精神内涵。

传承老习俗,但不迷信

吃饺子、吃汤圆这些传统习俗可以保留,这些都是文化的传承。但没必要因为“鬼节”的说法而担惊受怕,或者搞一些迷信活动。

把它当成一个家庭团聚日

冬至既然象征阳气始生、万象更新,不妨把它当作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。就像古人说的:“冬至大如年”。在外工作的,尽量回家看看;实在回不去的,打个电话、视频聊聊天也是好的。

我记得去年冬至,因为疫情回不了家,我就和几个同样不能回家的朋友一起包饺子。虽然手艺不怎么样,但那种相互陪伴的温暖,真的让人难忘。

顺应自然,调整作息

从养生角度来说,冬至确实是个重要的节点。从此开始,白天变长,黑夜变短,咱们的作息也可以适当调整。早睡晚起,避寒就温,适当进补,为来年春天做好准备。

结语:冬至不是鬼节,而是充满希望的节日

写到这儿,关于“冬至是不是鬼节”这个问题,答案应该很清楚了。冬至不仅不是鬼节,反而是一个充满阳气和希望的节日。

从古至今,冬至一直都是个吉日。它标志着阴气到顶、阳气回升,万物即将复苏。虽然有些地方有祭祖的习俗,但那是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,与祭祀孤魂野鬼的“鬼节”完全是两码事。

所以下次再听到有人说冬至是鬼节,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:不是!冬至是一个辞旧迎新、充满温暖和希望的节日。在这个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日子里,我们期盼着光明的回归,等待着春天的到来。

最后我想说,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的东西,但也不要轻信各种谣言和误解。冬至这天,别忘了吃碗热乎乎的饺子或汤圆,给家人打个电话,感受这份冬日里特有的温暖和希望。毕竟,寒冬终将过去,春天就在前头等着我们呢!

代办微信:wangzijinci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